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

【聖嚴師父開示】佛化婚禮與佛化家庭:修行是佛化家庭的提升

修行是佛化家庭的提升



  一旦生孩子,不論是男、是女,都應歡喜歡迎,悉心扶養,教育成人。夫妻不是怨家,子女也不是討債鬼,子女是來幫助你成長,來促成你履行父母的義務,所以是你的小菩薩;要對子女付出耐心和慈悲心,要因材施教,給予適當的關懷和照顧。不可將子女當成自己的財産來支配;更不可將子女視爲自己的替身來指望。尤其不可有養兒防老、期求反哺及回饋的心。雖然當教導兒女知道孝順父母,可是站在做父母的立場,則但盡責任、不求回報,都是最健康的心態。 



  現代人的家庭,多半只有未成年的兒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,一旦成年,不論是否結婚,爲了求學、就業,絕大多數會離開父母而過他們獨立的生活。所以,當兒女快成年前,必須做好心理準備,到那時候,夫婦倆已是中年或步入老年,正好可以利用照顧子女的心情和時間,去關懷社會大衆的福利,以義工的方式來奉獻自己。最好是參加宗教團體的活動,一方面可精進修學佛法,同時也將對於子女的一分執著,轉化爲對大衆的關懷和慈悲。所以在印度,人生可分爲四個時期,少年期、青年期、中年期和晚年期。少年及青年期是過家庭生活,求學和就業;中年及晚年期是過社會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。

  

  就佛教而言,婚後除了遵守三皈、五戒,更可以利用假期或假日,參加定期的修行,學習著過無牽無挂、無憂無慮的修道生活。比如:到寺院參加佛七、禪七或受持八關齋戒,雖然如此,但自己依然過著有夫有妻的在家形態的生活,那確實是夫唱婦隨、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,不是彼此的糾纏,而是互相的提攜,做一個愉快、自在、使自己滿意、也讓他人敬仰的在家居士。



本文摘自:聖嚴法師著《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